石家庄 > 2号线 >

你知道地铁1号线当时为啥延伸到莘庄吗?

时间:2023-07-11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30年前的5月28日,上海地铁1号线南段(徐家汇站至锦江乐园站)开通观光试运营,线座,对外售票观光试运营,经市物价局批准发行了人民币伍元面值(个人)和肆元面值(团体)观光券等,就此开启了上海的轨道交通时代。

  1949年02月出生,1968年09月参加工作,1985年10月入党,曾任闵行区建委副主任、区规划土地局局长,副区长,区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副巡视员等职。

  1990年中央决定上海浦东开发开放,这对上海是重大举措,对上海整体发展是重大机遇。因此,1992年9月新闵行区成立,就在城市规划和管理方面做了些超前的工作。

  90年代初整个上海的实力——1992年我作为上海市教育代表团的一员到日本考察大阪教育,被大阪报出的GDP数字吓了一大跳,差不多是上海的20倍,当时上海人口很多,各方面建设也可以,但大阪的GDP比上海高几十倍,事实就是这样。

  开发浦东,需要做的事很多,市里压力也很大。当时的外滩,对面看上去一片农田,对我们“撤二建一”的闵行区是很大挑战——闵行区要发展,依靠市里重大倾斜可能性很小,全市的建设重点放到浦东去,好多事要缜密思考。

  区县合并后,区委区政府深刻体会到发展的方向是招商引资,依靠土地发展经济,这种条件下,一手发展经济,一手抓基础设施。

  虽然闵行跟徐汇较接近,发展条件也较好,有漕宝路、吴中路、沪闵路,但真正要城市化建设,困难还是很多,包括所有的基础设施,水电煤路,几乎都还是零——现在每人至少一部手机,当时通信是个大问题,当时的电话还不是数字的,是程控的,为了招商引资,每个乡镇拿出土地,第一个就是造电话局。

  基础设施和经济发展同步发展,区委区政府在抓这两个重点的同时,又提出抓交通。新的区政府是1993年三四月份成立,当年就提出要发展轨交,1993年3月份就成立了莘闵轻轨(现在的5号线)指挥部,现在都很明白,这件事很重要,地铁的好处不言而喻。

  轨交的优点是准点,这是其他公共交通都不能代替的,但在90年代上海绝大多数老百姓和干部没概念。

  1990年开工1号线年从徐家汇到锦江乐园,1994年试通车,车子里几乎没什么人。客观上,锦江乐园到徐家汇没多少人流量,闵行人不可能乘车到锦江乐园换地铁到徐家汇,大多数老百姓对轨交的概念还是很陌生的,但我们在1993年区委区政府成立后,马上决定把轨道交通引进来。

  当时上海建设轨交的模式是,市政府负责资金,区政府负责动迁。1993年决定要搞1号线时,差不多已到家门口了,当时市里也有难处,要开发浦东,1号线条线路,后面要做的事很多,这种情况下,区委决定我们要搞新的思路,一是建1号线号线引到闵行区,二是采取新的模式,发挥闵行区的土地优势。

  1994年2月份,时任闵行区委书记黄富荣,也是当时的区长,我们两个去找当时的副市长夏克强,提出1号线公里,操作模式跟其他区不一样:所有土地我们腾出来,所有动拆迁我们负责,所有路基我们来做,闵行当时有很多干部是铁道兵出身,做路基有优势。我们提出后,夏市长马上拍板“可以试试”。这样1994年2月份就把这件事定下来了。

  说“敲定”其实也没那么简单,地铁这么大的项目是要国家批的,上海的第1条轨交当时现代化程度是最高的,车辆系统是最新的。当时第1条地铁从新客站到锦江乐园16公里,还在试运行,还没验收,还要延伸5公里,难度很大,即使市长同意,还要报国家计委。理论上,要运行、验收、移交后才能延伸,但当时市政府就同意了。

  两年后我们就把1号线延伸到了莘庄。当时还有个想法,莲花路站,外环路站,莘庄路站,建成后要开发房地产,把这些钱赚回来,有3个多亿嘛,但在地铁1号线即将完工时,我们又做了个决定:所有沿线的开发都放弃,搞环境建设,为什么?

  1993年刚刚成立闵行区时,时任黄菊市长到闵行参加一个现场会,当时的沪闵路全部是建设堆场,当然黄菊市长说得很委婉,说“我这个市长没当好”。回来后,富荣就说,市长批评我了,沪闵路一塌糊涂。所以1996年1号线延伸段正式试通车时,我们把准备开发房地产的这些钱拿回来搞环境建设。后来黄菊市长又从徐汇到闵行,说“眼睛一亮,全部都是绿化”。

  1号线延伸到莘庄后,产生了巨大收益,这是我们始料未及的,“地铁房”不是闵行区发明的,是上海老百姓叫出来的。

  当时说“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套房”,通了后,上海人认可了闵行的一套房,到市区上班准点方便,上海市出现了一个名词“地铁房”,在闵行。

  吸引了大片的年轻白领,人口比例相当一部分是年轻人,他们大多是80年代恢复高考后,90年代买房到闵行,这些年轻人在闵行成家立业,也为后来闵行发展贡献了力量。

  地铁给闵行带来了进一步的发展机遇,房地产几乎一下子在全市名列前茅,相当长一段时期,比浦东还要高。1号线建设中,闵行区敢为人先,取得了先发效应。如果当时不建设延伸段,今天它也会来,但可能是5年10年后,先发效应就没有了。

  接下来是5号线年闵行区成立指挥部,决定把5号线延伸到老闵行,当时汇报的思路是采用BOT(编者注:建设-经营-转让(build-operate-transfer,简称BOT)是私营企业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一种方式)的办法,我们自己想办法解决资金。所以,1994年,我们拿到国家计委批复的时候,项目融资方式是BOT,这也是中国轨道交通的第一个BOT项目。

  后面还是很艰苦的,谁也没搞过,国际上的模式,当时跟5个国家谈,韩国、日本是我带队去的两个国家,原来第一个准备跟大阪的一家地铁公司合作,后来跟澳大利亚一个公司建设。日本的公司很感兴趣到中国来,但也非常怀疑、不相信能搞得起来。

  后来跟澳大利亚签约,1994年立项,1995年签约,1996年动工。后来发生了变故,董事长过世,内部意见不统一,他们觉得在闵行这个项目到底有没有前途——国外对我们的看法很有意思,一方面很感兴趣,另一方面对上海的建设速度规模抱怀疑态度。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上海的发展是超越一般的发展思维模型。

  2003年11月25日,上海轨道交通5号线是国内第一条采用高架轻轨制式建成试运营的轨道线,也是第一条上海自行生产的轻轨车辆上线年我们继续寻找新的方式,找到了久事公司,区政府出资50%,久事公司出40%,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出10%,地铁5号线年建成,总算把地铁通到了昆阳,昆阳当时号称“闵行的西伯利亚”,昆阳的老百姓做梦都想不到地铁会到家门口。不到3年,我离开的时候2003年,5号线已经没位子坐了。

  正因为有了5号线,现在奉贤才有延伸段,否则可能到今天还没有地铁。这两条线路都是闵行区委区政府下了很大力气做成的,其中最重要的是敢为人先,我们得到的是先发效应。没有5号线,后面在马桥的开发也不太可能。这两条线路对改变闵行的交通环境,提高闵行的地位起到了很大作用,在全市也是领先的。

  纵观闵行区发展的过程,有一条很重要,就是抓住机遇,锲而不舍。当然现在做事情对程序的要求不一样,有一条是一样的,敢为人先。改革开放中,有好多机遇,瞬间就变了,错过就没有先发效应了。

  上海地铁1号线号线南段(徐家汇站至锦江乐园站)开通观光试运营,线座,开启上海的轨道交通时代。

  2007年12月29日,北北延伸到(共富新村站至富锦路站),线号线号线(莘庄站至闵行开发区站)开通运营。

  2014年4月,上海地铁5号线南延伸工程获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同年6月30日,5号线南延伸工程正式开工。

  1997年,上海原南市区面临拆迁,钟阿姨一家却有点担心:新房所在地——莘庄会不会太偏远,真的可以举家搬过去居住吗?

  为了体验交通,钟阿姨和爱人一起乘坐了地铁1号线。从人民广场坐到莘庄站,一共只花了40分钟,沿途各站又覆盖了一家人上班外出的主要区域。交通方便,居住环境又能改善,钟阿姨一家当即就决定搬家。

  “很多老邻居会问我搬到那么远习不习惯,我说当然习惯!去南京路一辆地铁就到了!”钟阿姨说,他们原先住在老西门,听着地段好,但生活质量不高,一家人挤在阁楼间,空间狭小,爬上爬下还容易摔跤。

  三十年过去,一号线发车班次越来越密,从间隔五六分钟一趟到一分多钟一班,钟阿姨夫妻俩去市中心看病、见朋友都非常方便。

  “现在出门坐地铁可以刷敬老卡,回家的时候地铁站旁边超市还能转一圈带一点东西。”钟阿姨叙述着自己出门的日常。

  地铁的不断延伸加速了区域发展,许多曾经被认为是偏僻郊区的地方,如今都已成为热闹的区域中心,让工作、生活在那里的人幸福感倍增。

  1990年上海首条地铁线月,上海城市轨道交通史上第一列直流电动地铁列车从当时的联邦德国运抵上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责任编辑:管理员】
热图 更多>>
热门文章 更多>>
随机推荐 更多>>